\EN

×

京东物流青流计划“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”

发布日期:2025-06-30


项目内容:


京东物流“自然向好,万向青流” 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1.0项目,在面临复杂生态环境与有限资源的双重挑战下,通过科学严谨的勘测选址、全面细致的种植区清理、精心规划的种植工作、持续且富有成效的抚育管理以及多维度的成果追踪,成功在真红树与半红树种植区域实现了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完善。京东物流“自然向好,万向青流” 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1.0项目一共种植3719株真红树(面积9182.7平方米)和半红树148株(1052.4平方米),合计面积10235.1平方米,累计恢复20000平方米修复面积,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,为候鸟提供了关键的栖息与觅食场所,还在碳汇效应上取得了初步成效,为区域碳减排与生态环境改善注入强大动力。


智能监测网络的建立,为生态系统的长效健康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;社区参与机制的推行,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知与参与度,实现了生态保护从专业领域向大众的广泛延伸。2025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京东物流启动“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2.0”,再扩大20000平方米修复面积。


合作方清单:


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

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

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代表处

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


项目地点: 


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国家湿地公园(二井湾)


项目期限:


2024-2034年


活动类型:


恢复并种植树木和森林景观

赋能树木和森林景观(比如:种苗养护、社区发展、可持续林产品价值链的开发,技术以及金融解决方案等)

能力建设和教育

社区的动员

红树林恢复


实施方法: 


红树林的抚育工作以人工种植和自然恢复为主,新生红树林群落的维护面临挑战

1) 采用“人工-物理-生物”三级防控体系。每月1—5日开展全域人工拔除作业

2) 通过微地形改造提升生态适配性。在18号、25号真红树种植岛开挖宽度40厘米、深度30厘米的放射状潮沟网络,使每日潮水浸泡时间延长至4—6小时,模拟自然滩涂水文节律。每年9月候鸟迁徙前组织潮沟清淤工程,保留10厘米原生淤泥层以维持微生物群落稳定。

3) 苗木的健康管护主要以补充浇水养护为主,同时形成差异化支撑与营养补给方案

4) 系统培训15名护林员,使其掌握红树物候观测、入侵种鉴别、简易水质检测等6项专业技能,为红树的养护保驾护航


1751256349662427.png   1751256360179233.png


初步选址在园区建设初期,虽然已广泛种植了红树林,但仍存在一些生态岛未种植红树或所种植的红树品种(如木果楝)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的情况。这些岛上外来入侵物种繁多,覆盖面广,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。结合横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育和科普宣教的核心功能,本次红树林修复以“恢复湿地红树林生境,兼具科普教育功能”为目标,经过科学评估,初步选定26号和28号岛作为“青流计划”红树林修复工程的重点种植区域。 26号与28号岛均坐落于湿地西南侧的第三区域,紧邻湿地科普设施——观鸟屋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。这两座岛屿的规划种植面积合计约9270.4平方米,为红树林的种植与恢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通过此次修复工程,项目组期待能够进一步提升湿地的生态功能,同时为广大游客和科普爱好者提供更加生动、直观的生态教育体验。

4.png     5.png

 

监测方法:


智能监测网络。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部署水质浮标站1组,实时传输pH(7.2-8.1)盐度(8-22‰)、溶解氧(5.6-9.8 mg/L)数据。风险预警体系建立潮汐-台风联动模型,提前72小时启动水位调控(响应精度±5厘米)。2024年11月25日竣工后,持续对观鸟屋的红树进行养护管理,其中补种水黄皮3棵,海滨猫尾木2棵。截至2025年4月,项目组对红树种植区的存活率进行了细致的监测,结果显示,红树苗的总体成活率显著超过了75%这一预期目标,展现了良好的生长态势与适应性。然而,项目组也注意到,尽管整体成活情况乐观,仍有一小部分幼苗因各种原因不幸死亡。秉持着对生态环境负责、追求极致完美的态度,项目组决定实施一项全面的补种计划,以期进一步提升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效果。本次补种计划将精心挑选约200株健壮的红树苗,这些苗木将经过严格的筛选与检疫,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逆性。项目组计划在5月份之前完成所有补种工作,以确保新苗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,顺利融入现有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。


承诺的执行:


直接的资金支持

动员社会个人群体(如公司员工,社群成员,顾客等)

技术或技术专长